北京房山一座800多年的金代皇陵,今年要对外开放了!这座埋葬了17位皇帝的陵墓,比明十三陵还早260多年,藏在大房山脚下,安静得像个秘密。房山区还打算把这里打造成文化地标,吸引更多人来感受历史。

金代皇陵在大房山的九龙山上,占地6.5平方公里。九龙山峰峦叠翠,地势开阔,陵墓群就坐落在这片缓坡上。800多年前,金朝皇帝选这里建陵,为的是让皇室安息在风水宝地。陵墓分三部分:皇陵、坤厚陵和诸王兆域,规模宏大,气势不输后来的皇家陵寝。

1115年,女真人建了金朝。1153年,第四代皇帝完颜亮把都城从哈尔滨迁到北京,开启了北京870年的建都史。为了立威,他在大房山建金陵,还把三位前皇帝的陵墓迁了过来。从此,金陵成了金朝皇室的“归宿”。五代皇帝,60多年时间,金陵一点点扩建成皇家陵寝群。

金陵的命运跟金朝的兴衰绑在一起。金朝最辉煌时,皇帝金章宗在大房山修了道陵,豪华得让后来的文人写诗赞叹。他还在西山建了八座园林,香山、玉泉山这些地方的灵感,都来自金朝的“西山八院”。钓鱼台的名字,也是那时候留下来的,现在的钓鱼台国宾馆还用着这名字。

可金朝的好日子不长。1213年,蒙古大军来袭,金宣宗吓得带着宝贝和亲王跑到了汴京。留守北京的太子没挡住,第二年北京就丢了。金朝在北京当都城的时间,只有短短60多年。可这60年,北京从一个普通城市,变成了帝王之都。后来,元朝的忽必烈也在北京建了大都,延续了金朝的选择。

房山区对金陵的规划不只是开放。他们想把金陵、琉璃河、周口店这些地方串起来,打造文化旅游的地标。琉璃河遗址也在申遗,未来可能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。房山还想提升服务,让游客吃得好、玩得好,把历史和美景都装进旅行袋。